<button id="1wkb2"></button>
      1. <button id="1wkb2"></button>
      2. <em id="1wkb2"><acronym id="1wkb2"></acronym></em>
        1. 当前位置: 高校人才网资讯职场分享>博士入职“末流”高校与985高校,到底差多少?丨高才情报局第52期

          博士入职“末流”高校与985高校,到底差多少?丨高才情报局第52期

          发布日期:2022-11-25 作者:小高 阅读量:557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
          【摘要】“网上很多劝退入职三四流高校的言论,但是我想说,一条路好或坏,得亲自走一趟才会知道。”何英坦言,三流高校对比一流高校确实有不足,但并非一无是处。


          “父母都觉得我应该再找找,不着急定下来,但是他们不知道985/211高校的竞争有多激烈,不是我想去就能去的。”


          何英去年博士毕业,试过海投简历,但大多数都石沉大海,最后,他去了一所高校任教——虽然在很多人看来,那是一所“三流大学”。


          “网上很多劝退入职三四流高校的言论,但是我想说,一条路好或坏,得亲自走一趟才会知道。”何英坦言,三流高校对比一流高校确实有不足,结合他的个人感受,主要在于:


          01.科研路难行


          在三流高校,科研有多不受重视?有教师透露,自己曾被告知“招人就是用来上课的,科研嘛,有就行了,不重要。”


          对于有志搞科研的博士,不建议去三流高校。学校普遍学术氛围较差,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不大,受限也就更多——


          可能你想查论文,发现学校没有购买相关数据库;想做实验,发现学校的实验器材缺乏维护,换新?不好意思没有科研经费;做出来成果想投稿,发现期刊还有“潜规则”,没有名气的高校第一个就pass了……



          02.学生水平低


          不可否认,能够考进一流高校的学生整体在理解能力、自主学习等方面都会更胜一筹。而在三流高校教书,你更可能会看到学生上课玩手机、打游戏,浑浑噩噩混文凭。



          到了期末考试,还得根据学生水平来出题,一不小心卷子出得太难了,不行,得想办法“正态分布”。可到了改试卷的时候,2、30分的成绩还是让你怀疑起了人生。



          在这样的环境下,教师再多激情也很容易磨灭,并逐渐“摆烂”——学生听不听不重要,我完成我的工作就好了。


          但是在一开始,对于富有责任感的教师而言,这样的经历是让人很难受的,因为当你放弃学生的时候,某种程度也是在放弃自己。


          03.重形式主义


          高校层次越低往往越容易滋生形式主义,学校以行政为中心,学术资源也由行政人员掌握话事权,各种流程、手续、事务让教师心力交瘁。


          还有数不清的会议,冗长而缺乏效率,明明半个小时就能讲完的,竟然能讲两个小时。



          要是碰上“抱团”“站队”的风气,说话做事都得小心谨慎一些,青年教师想要突破更是步履维艰。


          04.社会评价低


          在一流高校任教会有更强的名誉感,换句话说就是:说出去好听。


          在学校里可能不觉得有什么,但是出去(比如参加学术会议)就很容易产生比较了,毕竟名校赋予教师的title总是更光鲜亮丽一点,而三流的学校说出去可能会“没面子”


          ……


          不过“甲之蜜糖乙之砒霜”,三流高校也并非一无是处。


          至少在何英看来,三流高校并没有那么不堪,抱着“佛系”“平常心”的心态会好过很多,尤其是有编制的情况下。


          用他的话来讲,不去985,是不喜欢吗?在竞争激烈的求职环境下,许多博士面临的不是“选什么”,而是“有没有的选”的问题。



          一二流高校固然好,但能进去的只是少部分。三流高校是一个折中选择,但有一个编制比什么都强。




          再者,一流高校即使进去了也要接受“内卷”,即使再努力,也总有人比你更优秀。


          如网友所说,985平台是好,但能不能留下是一个问题,留下以后能不能占到985的便宜又是另一个问题,压力不言而喻;


          而在三流高校,想努力的人也能做出一些成就,不那么想努力的人即使文章发得少一点也没关系。当别人在一流高校肝论文做实验,你早已下班,优哉游哉享受生活。


          最后,三流高校有实力的也有坑的,在“有编选编”的大前提下,有一些建议供人才参考:


          01.优先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


          如长三角和珠三角。发达城市的高校更注重师资队伍建设,即使是双非院校,也不见得比一般211大学差,甚至知名度还可能更高。


          02.选择高校优势学院/专业


          “背靠大树好乘凉”,王牌学院/专业往往能获得学校的资源倾斜,意味着团队、人脉、经费、奖励等各方面都更加可观。相反,进入了学校的弱势专业,即使学校再强也很容易被边缘化,很难发挥价值。


          03.想搞科研先了解平台水平


          虽然普遍而言,一流高校科研力量更强,但近年来,不少院校也在着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,不可同日而语。就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,今年成为了首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国内职业院校。



          总而言之,有人喜欢力争上游,也有人喜欢自由自在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,选择没有对错,只有适不适合。


          一味追求一流高校,搞得自己身心俱疲,最后还留不下来是一种痛苦;屈就去层次比心理预期低的学校,最后处处不满意,追悔莫及是另一种痛苦。


          最重要的是想清楚,自己追求的是什么。选择一种生活,便无悔于选择。


          往期内容

          >>《“铁饭碗”不保?某地拟推出“教师退出机制”,对谁影响最大?丨高才情报局第51期》

          >>《国内读一个“双非”博士到底有没有用?丨高才情报局第50期》

          >>《复旦将推出「非升即走」替代计划,为什么我劝你不要太乐观丨高才情报局第49期》


          来源:   高校人才网   本文为高校人才网原创,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,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,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。
          更多资讯!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(微信号:Gaoxiaojob)。
          高校人才网
         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
          高校直招
          5000+单位官方入驻
          简历直投
          20W+职位一键投递
          {{checkTextOne}}
          {{checkTextTwo}} {{checkTextThree}}
          + 上传
          默认此选择
          + 上传
          {{checkTextFour}}
          {{successOne}}
          {{successTwo}}
          我知道了
          亚洲h成年小说在线观看网站

          <button id="1wkb2"></button>
  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1wkb2"></button>
            2. <em id="1wkb2"><acronym id="1wkb2"></acronym></em>